四川敘永:胸有成“竹”創(chuàng)新路
2022-08-23 14:17 來源:法人雜志 作者:李遼

◎ 文 《法人》全媒體記者 李遼

行走在四川省敘永縣的山水之間,隨處可見翠竹隨風搖曳;漫步茶山,近千畝春茶青翠欲滴,秀麗壯觀;海拔1902米的羅漢林,其秀美山水和舒適氣候讓這里成為新晉“避暑勝地”。大自然的饋贈,正在為73萬敘永人帶來生態(tài)紅利。

敘永縣地處云貴川雞鳴三省(也叫雞鳴四縣,包括云南鎮(zhèn)雄縣和威信縣、四川敘永縣、貴州畢節(jié)市七星關區(qū))交界處,曾是國家級貧困縣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作為國家扶貧開發(fā)工作重點縣、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(qū)縣,敘永縣下足功夫,不但成功脫貧,而且已成為縣域經濟特色發(fā)展的成功樣本。今年上半年,敘永縣GDP實現76.6億元,同比增長6.0%;城鎮(zhèn)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,分別同比增長6.5%和8.5%。

敘永西溪竹林 吳莉云/攝

竹鄉(xiāng)“四大文章”

擁有140萬畝竹林資源的敘永縣是四川省竹林面積第一大縣,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竹林正成為當地老百姓的“金山銀山”,竹漿造紙、竹旅融合、竹下經濟、林竹碳匯是敘永縣在竹子上做的“四大文章”。

“家門口”的瀘州當地造紙廠每年收購80萬噸竹料,既保證了竹子的銷售,也保障了竹農們的收入。8月8日,敘永縣江門鎮(zhèn)高家村村民沈程書告訴《法人》記者,他家的竹林每年能產竹料40噸,銷售收入兩萬多元,除去運輸成本,能掙一萬多元。

除了竹子銷售,敘永縣以“山水竹韻”為特色,塑造了竹旅品牌。敘永縣水尾鎮(zhèn)依托林竹資源先后打造了省級現代竹產業(yè)園區(qū)、中國森林體驗基地、四川首批國家級森林氧吧,當地居民也借機辦起了農家樂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羅元勝家是其中比較成功的樣本,他利用自家閑置房屋開了民宿:“這幾年游客不斷增多,我在為游客提供吃住服務的同時,還順帶賣一賣竹筍、竹蓀等農特產品,一年收入在30萬元左右?!?月8日,羅元勝告訴記者。

為讓竹資源優(yōu)勢轉化為經濟優(yōu)勢,當地老百姓不僅僅滿足于“靠山吃山”,“竹下經濟”也是當地人致富的“法寶”。2008年之前,鄔高蘭剛嫁到水尾鎮(zhèn)時,這里的竹產業(yè)經濟效益并不高。但她還是想利用當地資源“改變這塊并不富裕的土地”。

經過一番考察,鄔高蘭選擇了竹下菌種植。剛開始,因為缺乏技術、品種不優(yōu),鄔高蘭虧了錢。她痛定思痛,跑到大學里“取經”,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技術培訓之余,還與四川農業(yè)大學、四川省農科院建立了良好的院社合作關系。

如今,鄔高蘭在縣里的支持下,已培育出10多個菌類品種,并采用“科研機構+專業(yè)合作社+村資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經營模式,推廣竹下菌規(guī)模化種植,帶動了水尾鎮(zhèn)周邊村500多戶農戶,發(fā)展了竹下食用菌種植基地5000余畝,年產值達800萬元。如今,鄔高蘭的竹下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已成為“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”,帶動了周邊群眾走共同致富的道路。

年輕的牟小利,是瀘州野植珍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。自2017年上任后,他用3年時間讓公司規(guī)模進一步擴大,實現了年加工鮮竹筍8000余噸,年銷售收入從2000余萬元增加至5300余萬元。偏遠鄉(xiāng)鎮(zhèn)的農戶在該公司帶領下,建立竹筍種植基地,形成了產、供、銷全產業(yè)鏈。目前,瀘州野植珍食品有限公司已建成方竹筍、羅漢筍基地5500畝,帶動農戶4200余戶,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。

竹子具有很強的固碳能力,包括生長過程中的固碳和竹產品、竹制品的儲碳兩個階段,是理想的碳匯植物。推進竹產業(yè)發(fā)展,對于釋放竹產業(yè)發(fā)展?jié)撃?,維護國家木材安全及如期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意義重大。敘永縣規(guī)劃,未來將在竹林碳匯方面做文章,開展竹林碳匯研究,讓新鮮空氣也能賣出好價錢。

蓀農在采收竹蓀 姜永寧/攝

茶馬古道的新機遇

敘永縣氣候溫和、雨量充沛、林泉清冽、云霧濕濃,具有種植綠茶的得天獨厚的條件,唐宋時期便馳名海外的“瀘茶”多產于此地。由于產茶歷史悠久,這里也是川黔邊界“茶馬古道”上的重要驛站。

依托歷史悠久的茶文化,敘永縣將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成一大特色,使其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。韋思華的家鄉(xiāng)敘永縣紅巖村地處烏蒙山北麓,氣候溫潤,非常適宜茶葉生長。2003年,村內唯一制茶戶因年紀過大不再收購加工茶葉后,村里的茶葉沒了銷路,村民們一度陷入絕望。8月8日,韋思華回想起村民們砍伐自家茶樹的情景,仍感到心酸,他對記者描述當時的心情:“祖祖輩輩辛苦種的百年茶樹,難道要葬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嗎?誰能把這些茶葉寶貝換成真金白銀?誰來接續(xù)紅巖茶呢?”苦思良久,他認為,得天獨厚的茶樹資源才是家鄉(xiāng)致富的好項目,作為黨員,他應該站出來,收購、加工、找茶葉銷路,帶領大家走茶業(yè)致富道路。

為調動村民種茶積極性,當上村干部的韋思華決定先行先試,大膽流轉土地,把原本兩畝的土地擴大到150畝,用于種植茶葉。他帶頭創(chuàng)辦茶葉專業(yè)合作社,帶領成員四處拜師學藝,尋求銷路,形成了種植、加工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(yè)化經營模式。如今的紅巖村家家種茶,整村茶葉栽種面積高達1.4萬畝,年生產干茶100余萬斤,產值約1.2億元,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,戶均增收4萬元,實現了群眾和集體“雙增收”。

8月9日,敘永縣元寶村村文書吉群告訴記者:“當年我看到村里春茶采后無人打理,到處雜草叢生,讓我萌生了承包茶地開茶廠的想法?!?/p>

從簡單的機器和一個半吊子制茶師傅開始,她建起了茶廠,之后在村里推廣實施茶葉標準化采摘、工廠化加工。她敏銳地意識到,茶葉要振興,光在加工和包裝上使勁是不夠的,于是大膽提出了走品牌興茶之路,并在2015年成立家庭農場和合作社,帶動新增了2000畝茶園,帶動農戶720余戶,人均年收入8300元。

紅綠文化融合發(fā)展

為融入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,打造山地避暑康養(yǎng)旅居優(yōu)選地,敘永縣成立了康養(yǎng)文旅組團,由縣委書記任團長,相關縣委常委、副縣長任副團長。組團以來,敘永縣聯合古藺縣、納溪區(qū),大力發(fā)展康養(yǎng)文旅產業(yè),打響“康養(yǎng)竹鄉(xiāng)·畫稿敘永”地域品牌。

羅漢林特色小鎮(zhèn)項目,整合羅漢林、仙草湖、畫稿溪等資源,將海拔千余米之上的區(qū)域打造為山地避暑康養(yǎng)旅居優(yōu)選地,日均客流量達到了一萬人次以上,已帶動當地群眾2000余人就業(yè)。

今年年初,搭載著冬奧會全民冰雪運動的快車,在“四川十大冬游勝地”系列評選活動中,敘永縣羅漢林在旅游資源豐富的四川一騎絕塵,以超160萬票的成績遙遙領先,讓名不見經傳的羅漢林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中。

敘永是四川最大的少數民族散雜居縣。今年,苗族工藝蠟染作品《幻彩三星堆》全網傳播量突破5000萬,讓敘永的少數民族風情刷屏網絡。根據敘永縣的縣域經濟發(fā)展計劃,將實施非遺文化保護工程,建立中國(麗水)兩山學院敘永分院,串聯推進畫稿溪、仙草湖、烏蒙花海、海涯彝寨、正東石樁溫泉谷的打造。

除了將風景變成產業(yè),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,敘永還擁有強大的紅色基因。

中國近代史上,瀘州是“四渡赤水”重要戰(zhàn)略地,也是遵義會議后中國革命偉大轉折落實之地。1935年2月,中央政治局在敘永縣召開了“雞鳴三省”石廂子會議,決定了博古(秦邦憲)交權于洛浦(張聞天)等重大事件。敘永縣鄉(xiāng)村振興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趙燕友表示,敘永縣將整合省革命老區(qū)縣、省享受少數民族地區(qū)待遇縣等政策紅利,保護運用好“雞鳴三省”石廂子會議舊址、中央紅軍川南游擊縱隊舊址等紅色資源,建設“四渡赤水”紅色文化傳承帶,打造“紅綠融合發(fā)展”生態(tài)圈。

(責編 白馗)

編輯:劉曉瑩